牧人王牛肉
關鍵詞:
產品
新聞
據海關數據顯示,2018年一季度我國凍牛肉進口量繼續保持同比較快增長,進口總量達21.2萬噸,增長32.2%;冷鮮牛肉市場端,就常規國產育肥牛來看,因牛源緊缺,2017年末其全國平均價格每公斤上漲到了26~27元。 消費量大、價格上漲、供應缺口大仍將是中國牛業的主旋律。大康農業集團肉牛技術總監張春雷表示,目前國內牛肉產能尚不能滿足50%的市場需求,中國牛業即將進入牛源極度短缺的新階段,這對整個行業也是嚴峻的洗禮與磨練。 01 供需缺口大,靠進口彌補 隨著2018年春節消費旺季的結束,3月之后,國內育肥牛價格出現了季節性回落。當然,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短暫季節性波動。 接受記者采訪時,張春雷開門見山地說,就國內肉牛實際生產情況、國外牛肉及牛副產品進口情況來看,目前中國肉牛價格絕不是最高點。未來,國內肉牛行情的長遠價格曲線仍舊持續向上,因為牛源短缺、牛肉供應缺口大的狀況在日益加劇。 他的觀點有數據為證。2018年4月下旬,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發布的《中國農業展望報告(2018-2027)》預測:到2027年,我國牛肉產量將達到863萬噸,進口量將達到122萬噸,繼續呈現較快的增長趨勢。 近十年來,中國人均牛肉消費量保持了3%的年均增長速度,從2006年的4.35公斤上升到2014年的5.25公斤。消費量的上漲,主要受人均收入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的影響。人均收入增加,一方面提高了消費能力,另一方面促使人們對消費多樣性與人均結構合理性更加關注,從而激發消費熱情。